🐹倉鼠週報01:AI 佔據了我們的生活,準備好接受它了嗎
本週介紹介紹 3 個工具及資源,並附上 3 個值得思考的案例洞察。
你好我是阿魁,
本週 Bing 重重給了 Google 幾拳,Google 自己也失誤導致股價暴跌,但長久看來 Google 的競爭力還是在,未來幾週先看兩邊的 chat 功能會有什麼各自優勢吧!
🛠️ 本週 AI 工具 & 資源
1. Perplxity:ChatGPT 的功能,最新的資料
大部分人都知道 Bing 要把 ChatGPT 用到搜尋引擎上,如果有興趣試用看看的人可以玩玩 Perplexity 。
Perplexity 這個搜尋引擎是透過 GPT-3 的 api 建立的搜尋引擎,但它抓取的是網路上新的資訊來源。
未來相信不管是 Bing 還是 Google,生成答案時必定會付上資料來源,增加使用者信任度。
有時候面對新領域的東西,我會快速用 Perplexity 了解相關內容,然後再參考它提供的相關資料。
Perplexity: https://www.perplexity.ai
2. HUMATA:論文提問工具
該工具可以上傳長達 60 頁的 pdf,然後透過提問的方式了解論文的內容。
剛好最近常常又會有演算法更新的論文,篇幅不會太長適合用這個查看。
推薦一篇論文給大家嘗試《ChatGPT 可以獲得華盛頓商學院 MBA 學位嗎》:https://mackinstitute.wharton.upenn.edu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1/Christian-Terwiesch-Chat-GTP.pdf
3. ChatGPT 咒語書
如果有在用 ChatGPT 或是 MidJourney 的人應該知道,prompt 是與 AI 溝通最重要的工具。
那如果剛開始接觸 AI 工具的朋友也沒關係,國外有網友整理了一些不錯的 prompt,讓你可以用好的咒語變出好的成果。
我最近很愛用 ChatGPT 寫程式,蠻推薦大家寫程式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。這裡分享一個我今天從王樹義老師那學來的好咒語。
程式寫完也測試過沒問題,但想讓別人用 ChatGPT 生成一樣功能的程式碼怎麼做?
summarize a prompt for the current code
你就會看到自己打的好幾段話,直接被總結了
prompt 集合: https://quickref.me/chatgpt
請 ChatGPT 總結整個產出的 prompt,再從這個精簡後的 prompt 學習如何下更好的 prompt,自我反饋學習 prompt。
👀 重要洞察 & 思考
1. 房間裡的天才,如何用好 prompt
Prompt(提示詞):就是我們給 AI 工具的輸入(input)、提問的字句
▎為什麼我AI都用不好
用過 ChatGPT 的人都會驚嘆它回答問題的能力,卻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它回答不出什麼好答案。
不止 ChatGPT,MidJourney(Text-to-Image)也是,有些人怎麼給 prompt 就是跑不出自己想要的圖。
明明 AI 那麼強大為什麼我們就是弄不出想要的東西?『因為 prompt 用的太差。』
因此國外有人提出了『房間裡的天才』來比喻人、 prompt 以及 AI。
▎房間裡的天才
AI 有非常強大的能力,我們在這做一個想像:
『AI 是一個被關在小房間的天才,他不理解你的任何東西,他只能從門縫接收你給他的小紙條,紙條上寫著你要問他的問題。』
所以當你今天給的小紙條,內容(條件)非常模糊時,它能給你的回應就非常有限,這邊直接對比兩個小紙條給大家看差異:
推薦一間台南在地酒吧
我在 228 連假要與 3~4 位朋友敘舊,這些朋友很久不見了我們可能會聊很久,希望找可以久坐、也能點餐(最好有炸物),但離火車站不要太遠,請幫我推薦 2~4 間適合的酒吧
現在應該可以很明顯感受差異,當你把這兩張紙條給 AI 時,哪張紙條可以得到更好的答案。
連人都能針對第二張紙條給出更好的回應了,何況是 AI。
▎關鍵是脈絡(Context)
脈絡包含了背景知識、特定條件、環境變數等因素,所以一旦你給的脈絡越清晰,得到的答案就能越準確。
讀者也能用另一種方式理解 AI:『告知訊息時把它當做一名小學生,但獲得答案時可以期待他是一名博士。』
就像費曼學習法,要真的熟悉一項事物,必須講到小學生都能明白,其中最重要關鍵就是脈絡,問問題亦同。
所以多多練習問問題的脈絡描述,以及多參考別人用 prompt 的方式,未來向 AI 求助時能獲得更好的答案。
▎資源
『房間裡的天才』來源:


如何學習 prompt:
Awesome ChatGPT Prompts:
2. 那些說自己是用 ChatGPT 的工具都是,都是假的!
直接破題:所有市面上說自己用 ChatGPT 的工具,都是建立在 GPT-3 的模型上
ChatGPT 只能從他們官網上使用: https://chat.openai.com
.
GPT-3 是 OpenAI 建立的大型語言模型(LLM),在 2020 年 6 月發佈及開放 api。
進化過程是這樣的:GPT-3 → GPT-3.5 → ChatGPT
但 ChatGPT 只有對話介面,並沒有開放 api
所以以後再看到有人仗著自己是串 ChatGPT 時你就知道了:假的!
圖片來源:


p.s. 原本想說順便提到模型怎麼演變、數據怎麼訓練,但寫一寫發現這樣不但會模糊主題,還會可能讓人看不懂在寫什麼(沒有多張圖片較難解釋清楚),所以對模型演變有興趣的可以留言,未來再來寫個。
3. Bing 在下一盤大棋,但僅僅只是開始
昨天微軟在流覽器的發布會中用了一個很猛的功能,CMO 開了一個 15 頁的 pdf 財務報表,然後打開瀏覽器側欄的 chat。
請 AI 總結關鍵重點,並與 Lululemon Q3 財報做比較,然後就出現了一個含有收入、成長、庫存的表格。
太強大了這個,可以取代掉多少人力.....
微軟這次的佈局感受非常深刻,而 Google 持續翻車中。
雖然這一波機會微軟有機會獲得一定的搜尋引擎及瀏覽器市場佔額,但:
Bing 現在在搜尋上仍不及 Google,也許現在因 ChatGPT 搶到了一部分使用者,但若 Google 的 AI Chat 功能發展完善,使用者將回到 Google,這裡比拚的是誰同時將兩項技術發展完全。
其次是瀏覽器內建的 Chat 非常厲害沒錯,但若 ChatGPT 未來開放 api 了,勢必被其它瀏覽器納入底下,微軟瀏覽器的優勢就較難看見。不過瀏覽器是用上了就不會輕易換的工具(但我現在用的是 Arc),未來使用者要換瀏覽器還是有替換成本在的。
AI Chat 已經成為一種剛性需求及必帶工具了
完整影片:
有什麼回饋歡迎留言,或是甚麼有興趣的主題,隨時告訴我!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