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mpt: a photo of a cherry tree and a family, miniature faking --v 5
卷首語
面對 AI,切勿過渡擔憂、緊張及惶恐。如果我近期的貼文有造成你的不適,我會再努力調整。
我自己也不喜歡透過內容煽動群眾情緒,讓人們感到恐慌,也許透過恐慌可以收割群眾,但那也違背了寫作的目的,我寫作的目的除了讓讀者知道 AI 的發展及應用外,應該更多的讓讀者在這慌亂的時代能多一份安心。
這禮拜的新聞確實太多太多,感覺都快壓垮了我們,但無非就是『集成了 AI 功能的新工具發佈』以及『OpenAI 的重大功能發佈』。
很多時候我們都試圖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抓住點什麼,但其實在這些變化中抓住不變的事物才是真正重要的事。新技術不斷出現,但我們的學習能力、溝通能力、深度思考等能力都是長久不會改變的,拋下 ChatGPT 的快速總結、快速閱讀,重新體驗深度學習、深度思考及應用,你會發現原來這些能力培養好了,AI 才會成為你強大的武器。
多說一句,如果你感到焦慮,思考一下焦慮的源頭是什麼,可能是『大家都在討論自己卻跟不上』、『自己完全不懂現在 AI 厲害什麼』、『好多媒體都說 AI 要取代人了』…等等。
先抓出焦慮背後的源頭才能對證下藥,焦慮是眞焦慮還是一時的、有沒有可能做點功課就能緩解焦慮,對情緒多一點覺察有時候答案也會隨著覺察的當下一同出現,如果你感到焦慮卻不知道怎麼緩解,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。
🛠️ 本週 AI 新聞 & 工具
1. Google Bard 申請排隊(附快速通關方式)
Google 的機器人終於可以試用了,據不嚴謹的消息來源指出,這次釋出的 bard 模型是比較小的模型,所以測試上並不理想,雖然它懂中文,卻還是只能透過英文跟它對談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快速通關》
1. 先開啟 VPN
2. 申請 waitlist
3. 進入這個連結(VPN 不要斷)
p.s. 新登記的人如果不能馬上加入,可能要等 1~2 小時,但昨天申請過的應該能馬上通過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申請連結:
記得 VPN 到英國或美國才行,剛也順便 Google 了一下可以免費試用 VPN 的服務,不過沒用過所以使用前還是要稍微了解一下 VPN 軟體
VPN推薦: https://go-vpn.com/best-free-vpn/
2. 【GitHub Copilot X】4 個排隊排到飽的 Github 產品
來吧開發者們!
Github 由四個產品共同組成的 GitHub Copilot X,然後 4 個產品都要排隊加入 waitlist,今年不是在排隊 AI,就是在排隊的路上....
而關於 AI 發展對開源生態圈的影響,有幾個重要面向:
推動技術進步:AI 利用開源程式碼學習,有助於加速技術創新和發展,為人類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成果。
提升開發效率:AI 協助開發者解決問題,提高開發效率,使他們能專注於更具創意和挑戰性的工作。
保護知識產權:開源社群和政策制定者需關注 AI 在消化開源程式碼時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,確保技術創新的同時,保護開源專案的利益和知識產權。
適應變革:開源生態圈需要不斷適應 AI 帶來的變革,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範和政策,確保人類與 AI 之間的和諧共處。
GitHub Copilot X 介紹: https://github.blog/2023-03-22-github-copilot-x-the-ai-powered-developer-experience/
Copilot Chat(編輯器中是用ChatGPT的體驗): https://github.com/github-copilot/chat_waitlist_signup/join
Copilot for Pull Request(生成PR的描述,如果測試程式碼不夠會發出警告): https://copilot4prs.githubnext.com/login
Copilot CLI(命令行的 AI 提示): https://githubnext.com/projects/copilot-cli/
Copilot Doc(透過聊天介面讓AI回答對文件所提出的問題): https://githubnext.com/projects/copilot-for-docs
3. OpenAI 又一重大功能:導入外掛
有人比喻 ChatGPT 是 AI 的 iphone 時刻,而這次 iphone 的應用程式商店來了。
ChatGPT 的外掛,就是能串接不同服務及內容到 ChatGPT 來強化、整合服務的功能,成為一個更強『系統』。
這兩個月 ChatGPT 最大的問題就是訓練資料截止至 2021/09、事實性錯誤、在專業領域上不夠強等等。
但是透過 OpenAI 外掛,就能讓使用者使用 ChatGPT 進行更多應用場景,包括訪問最新資訊、檢索知識庫資訊和代表使用者執行操作等等,常見場景操作有:
查詢世界各國語言詞彙、短語意思
查詢航班、飯店資訊,幫助規劃旅行
比價或直接下單
訪問各大電商資料
透過 Zapier 建立專屬自己的 workflow
還能同時串接不同的外掛來實現強大的組合功能,現在寫程式、做產品的成本越來越低,從電腦、手機現在到 Chat 上,已經不需要是非常專業的工程師,但是如何將 AI 的一股腦火熱先放一旁,好好的思考用戶需求則是非常重要的公開。
特斯拉前 AI 主管 Andrej Karpathy(剛回歸 OpenAI)表示:
『GPT 類的模型是運行在文字上的新型電腦架構,它不僅可以與我們交談,還可以與現有的大部分軟體底層功能進行對談,API 只是第一步,而 OpenAI 外掛是第二步。現在正是令人興奮的時代...』
但....雖然說 OpenAI 的外掛功能就像頻果的應用商店,但目前最讓人困惑的還是『開發者的獲利模式是什麼?』
想像一下,只要你願意,ChatGPT 連你家攝影機都可以調用,每個網站都變成 ChatGPT 調用的 API,有沒有可能 SEO 未來變成 ChatEO 呢?未來會不會變成『整合 GPT 進網站(app)』或是『成為 ChatGPT 的外掛』二選一呢(或都要做)?
OpenAI 外掛排隊: https://openai.com/waitlist/plugins
Chat Plugins 官方文件: https://platform.openai.com/docs/plugins/introduction
ChatGPT 檢索外掛的製作說明: https://github.com/openai/chatgpt-retrieval-plugin#pinecone
其它範例:
4. New Bing Chat 可以產生圖片了
不會用 Midjourney 或是沒體驗過 text to image 的朋友可以直接到 New Bing,然後開啟創意模式就能體驗了,但記得要用英文 prompt,目前沒有支援中文產圖。
我請他幫我產一隻柴犬太空人,蠻可愛的。
不過目前禁詞多且效果也沒有 Midjourney 這類工具好就是了。
▎附上 AI 整理的 Bing 公告重點快速 Review
上個月微軟推出了新款 AI 智慧搜尋引擎 Bing 和網頁瀏覽器 Edge,加入了聊天功能和創建內容的功能,現在又推出了 AI 創作工具 Bing Image Creator,支援視覺化的搜尋體驗。
Bing Image Creator 是一個 AI 創作工具,使用者可以透過文字描述來生成圖片。人們喜歡使用圖像搜尋,因為人類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比文字快很多。
為了防止 Bing Image Creator 被濫用,微軟與合作夥伴 OpenAI 合作,共同開發並落實 AI 負責任使用原則。
新款 AI 智慧搜尋引擎 Bing 和網頁瀏覽器 Edge 推出了新版視覺化 Stories 和 Knowledge Cards 2.0,希望提供更有趣、實用和有用的網路體驗。
Bing Image Creator 將在 Bing 預覽版中進行試驗,將先在「創意模式」中推出。對於還未使用新款 Bing 的使用者,可以在 bing.com/create 中體驗到 Image Creator 的預覽版本。
5. 隨開即用的優質 Prompt 工具箱
就算用了這麼久的 ChatGPT,很多時候新的場景出現還是常常不曉得下什麼 prompt 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。
該工具提供了『開箱即用』的不同分類 prompt,裡頭最棒的功能是點擊一下 prompt 就能變成中文,這樣我們能一眼知道該 prompt 是怎麼寫的,而且輸入時用英文能夠獲得更好的成果。
而且該工具還是集合各個不同來源的優質 prompt,個人感覺很適合收藏在書籤中,搭配不同場景來使用。
ChatGPT Shortcut: https://newzone.top/chatgpt/
GitHub 介紹: https://github.com/rockbenben/ChatGPT-Shortcut
其它你可能有興趣的 AI 新聞
這週新聞多到讓人想吐,所以我盡量將內容限縮在一定文字,但一樣會放上讀者可能有興趣的內容,這樣就能馬上查閱新聞:
Adobe 宣佈其 AI 圖片生成器 Firefly。
微軟推出了仿 notion 的 loop(一樣內建 AI,對槓 notion AI)
NVIDIA 推出了用於生成 AI 的雲工具。
Opera 發佈其基於 LLM 的瀏覽器。
Unity 宣布 Unity AI
Canva 增加了幾款 AI 強化工具
關於 GPT-4 的重要論文研究《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: 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-4》,簡中版(我還沒看過所以只先附上沒有評論)
M 大分享了黃仁勳的演講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ulaperspective/posts/pfbid0V39iGb9RJYKBzMAPkxLAjt5Xu8WuvkpC2EvciPmchWn6Jemd7NotMFLC7GQ2sT3Wl
1 分半快速看 Adobe Sensei AI 的 demo 效果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net/videos/160980050186267
AdobeFirefly 使用注意事項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sabel.hou/posts/pfbid026DrKMe86pFz5jDLRkA7Ydq2gdZ7CFx5ya4Tq46YfdXSdgyRPsWR8FhD7Cs2i8acn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