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首語
這週看到關鍵評論網創辦人 Mario 分享之前解讀系列的文章推薦,而且還上熱門了,深受激勵,也再次感謝關鍵評論網轉載。
知識倉鼠初衷就是不囤積書、文章,透過輸入/輸入來行成更扎實的知識結構,並且改變生活。所以內容也在嘗試多種方向/方式,歡迎讀者交流回饋!
覺得解讀系列很像一邊講書或是解讀書的系列,但我個人認為差別比較大的還是在於資訊量,通常僅 10 分鐘或是一篇文章講完書的內容,核心觀點到位了,但可能缺少了說服你的案例、延伸的說明、更多關鍵要點。
解讀系列定位在分 6~8 篇理解一本書,缺點是我一週只產一篇看完一本會有點慢,有點是可以用 20% 的時間讀完 80% 的內容(借用讀者的回饋😂)。
其它時間我還是有研究 AI 相關的東西,只不過大幅降低分享『快資訊』,因為會花費我蠻多時間,但對我本身或是讀者的幫助並不大,回歸內容深度為主。
正文開始。
1. 本書研究成功的科學,而非倖存者偏差
巴拉巴西是誰?
巴拉巴西是「複雜網路研究中心」(Center For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, CCNR )的負責人,研究著各種主題背後的「為什麼」。
例如人類或分子如何相互作用、各種連結是在何處如何形成,以及人類的相互關聯可以呈現出社會及人類起源的哪些線索。
為什麼選這本書?
隨便 Google 一下,成功學的書就上百本,選擇講解這本書的原因在於:
書中基於大量的數據和研究。
這些研究涵蓋了藝術、學術、體育、商業等各個領域的成功數據。
完全科學的驗證方法。
作者購買了大量資料庫的內容、論文期刊、藝術品展出資訊、運動球員詳細比賽資訊等,所以絕對比大部分成功學的書更值得借鑒,也更有指導生活的參考價值。
成功是什麼
書中對成功的定義是「我們從所屬社群中得到的獎賞」,換句更好懂的意思就是:
你的成功取決於社會對你的努力和表現,所做出的回饋。
請記得這個成功的核心概念,作者圍繞此概念,提出成功的 5 大定律。
這本書探討的是普世認同的成功,音樂家就是看專輯銷量/門票數量、商業人士看收入、科學家看論文引用次數等等。
將成功歸於集體現象,透過外在條件來刻畫成功,如此對於成功的科學研究才能足夠可觀,而且可以被衡量。
所以你想追求的成功,是『戰勝過去的自己』、『內心的昇華』等等由個人所定義的成功的話,並不適用於本書所提及的內容。
2. 好表現 ≠ 成功
在一戰期間,德國軍方有著一個傳奇飛行員,外號紅色男爵,戰績赫赫、家喻戶曉:
因為他的戰機是紅色的, 暱稱叫「紅色男爵」。
在一戰期間,他擊落了 80 架敵機,是當時德國王牌飛行員中的翹楚。
1917 年 4 月,他單月就擊落了 22 架敵機,造就「血腥四月」之名。
他每次擊落一架敵機,就會訂製一個銀製獎盃,最後總共收集了 60 個獎盃。
他的故事後來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動畫,甚至出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卡通《史努比》中,其中有個橋段就是史努比幻想與紅色男爵的飛行機戰鬥。
當時,紅色男爵除了利用特殊塗裝讓飛機呈現紅色外,還大力渲染自己的英雄形象,藉由媒體報紙不斷宣傳,甚至還出自傳,不斷強化整個社會對於他的印象。
最後的壯烈犧牲直接讓他的形象被後世所歌頌。
如何衡量飛行員的成功?
通常要判斷戰機駕駛員的表現如何,只要透過擊落戰機的總數就能知道。作者希望透過研究『擊落敵機數』來看看,『表現』與『聲譽』是否存在相關性。
對於戰機飛行員而言,成功相當於他們的『聲譽』,而巴拉巴西團隊選擇衡量聲譽的指標是靠 Google 的搜尋點擊數,以此判斷飛行員對於社會的影響力。
據論文所記,所有飛行員共 392 名,共擊落 5050 架敵機,紅色男爵打下的 80 架僅占總體的 1/6%,但從 Google 觀察到的點擊量卻佔了 27%,遠超其它所有同仁。
研究結果顯示:『其它表現同樣好甚至更好的飛行員,聲譽都遠低於紅色男爵』。
你的成功是社會所決定
這是一個有點難受的結論,從小我們就被教導,做出好成績就會成功,不要去跟別人爭什麼,做好自己的事就好。
明明有比紅色男爵成績好的人,卻不被人們所記得;萊特兄弟是發明飛機的人,首次成功實現動力飛行的人皮爾斯卻沒人聽過;X 光、電燈泡的發現都歸功給愛迪生了,明明很多是其它科學家發明的。
如今我們必須知道這件殘酷的事,『好的表現並不一定等同成功』。
以為是時機未到、運氣不好。殊不知大數據一翻開發現:
成功不是取決於你的表現,而是取決於你的表現對『社會網路』的用處。
3. 網球運動、求學之旅
優秀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
巴拉巴西接著找了一個有明確指標的領域『網球』,衡量表現與成功之間的關係。
這次選用的評估數據是『選手維基百科頁面的點擊量』,找出球技和勝場如何轉化為書中所定義的成功。
巴拉巴西把 2008 年到 2015 年選手們的比賽勝負、積分做成一張表格,然後計算一個公式來匹配每場比賽的輸贏之後,選手能見度(維基百科頁面點擊量)的變化。
經過 2 年的研究後,有一項重要的洞察:
網球領域要獲得成功,只取決於單一因素,那就是你的運動表現如何。
也就是你的辛勤努力後的表現,可以決定網球領域的成功與否,但這其實也只是印證一個很基本的前提:『優異的表現是成功的必備關鍵之一』。
知道這個,然後呢?
努力之外還要有抱負
你一定聽過差 1、2 分落榜名校的慘案,但你知道這些努力程度差不多,僅差距幾分卻上不同大學的同學們,幾十年後的發展差異嗎?
事實就是幾乎沒有區別,除了某一些特別幸運的人之外,分數幾乎差不多的人們在未來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差異。
學生能夠考的好,並不是因為學校讓他們變好,而是學生本身就足夠優秀並且保持優秀。換句話說:
並不是上了有名的學校所以成功,而是成功造就了這些學校有名。
並不能說明環境因素不重要(學校資源、師資等),只是環境因素能起到的幫助並沒有想像中的大。
雖然數據統計,畢業十年後,常春藤聯盟畢業生的年收入中位數大約七萬美元,是其他學校畢業生的兩倍。
但令學者意外的是,那些就差一點點而進不了常春藤聯盟的畢業生,收入與常春藤聯盟的校友一樣多。
另外,在考量學生所有表現的指標(SAT 成績、班排名)之後,還意外發現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結論,決定大學畢業十年後收入的關鍵因素,並非就讀哪所大學。
唯一一項決定長期能否成功的因素,在於「申請的最佳大學為何」,就算沒上也沒關係。
就算今天申請的是哈佛大學但是卻遭到拒絕,那也沒關係。
結合前面所說『優異的表現是成功的必備關鍵之一』,我們得知:
真正決定學生成功與否的,是他優異的表現、加上滿懷的抱負 。
小結
網球及學業,恰好是極少數可以用數字衡量的領域,所以只要有絕佳的表現就能換來絕佳的成功。
但幾乎其它的領域幾乎很少有這種單一表現的指標,但凡換複雜一點的運動,像是足球,光是要量化一個人的表現就非常不容易了(怎麼算助攻、主攻得分)。
更遑論那些難以輕分高下的領域,下一篇將轉向難以區分一個人高下的領域,並看到『人際網路』的重要性。
至此,我們已經收獲成功的第一個定律:
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,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,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