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首語
跟讀者們再重述一下知識倉鼠的定位,倉鼠本身就是透過輸出來強化所學,並行成『行動改變』的指導方針,如果學習了卻沒有因此改變自身行為,那是不是跟沒學一樣呢。
在持續輸出中我發現有個內容方向,是大家喜歡我自己也擅長的,那就是工具 combo 連擊,用 combo 是因為就像格鬥天王的連招一樣,工具連招也是很帥的一件事,而且需要『了解工具 』並『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』,所以我也會多分享這塊。
為了解讀,書中有些案例及數據可能做簡化,沒辦法提供詳細完整的數據,所以如果對解讀中的數據有疑惑,可以留言詢問或找原書查看。
有讀者問我怎麼比較少分享 AI,因為對我來說讓讀者發生『行動改變』的內容太少,有些只是時事跟風,看了其實跟沒看差不多,雖然我還是會加入自己的洞察,但是我認為有 60% 左右我只是在做搬運的動作,因此選題方向不同了。
如果大家還是對 AI 有興趣,真的推薦開 Twitter 來追,第一手資訊很重要。
解讀系列:
【正文開始】
前面講了,能力表現並不等於成功,但如果表現清晰可衡量(網球、考試),則能力表現可以驅使成功(解讀一)。
同時我們用另一個案例『藝術品』,來呈現另一個極端,也就是表現非常難以衡量的情境下,『人際網路』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(解讀二)。
但是大多情況我們並不處在這兩個極端,而是更接近中央,可能部分表現可以衡量,但一部分表現卻不是數字可評估的。
接下來我們就用頂尖人才的競爭中,什麼因素扮演著關鍵影響。
紅酒大師真的品的出誰更好嗎?
這個標題不是要質疑品酒師的能力,而是在大量的數據下,作者觀察到一些現象。
一位釀酒師哈吉森在 2005 年的加州紅酒大賽(CSFWC)擔任大賽顧問委員會的委員,因此他做了一項實驗:
讓這些評審反覆品嘗相同的紅酒,整個品酒過程只是把相同的紅酒送上三次,然後請評審們評分。
哈吉森發現,有一位評審在這三次的評分分別是:
最低等級的 80 分;
分數不錯的 90 分;
金牌等級的 96 分。
明明是同一瓶紅酒,分數卻能差異如此大,好幾位評審也出現相似的情形。而哈吉森連續多年進行這項實驗,他發現:
任何一位評審,對同一款紅酒能夠給出同樣評分的情形,只有 18%;
即使是那些罕見、能對同一瓶紅酒給出一致評分的狀況,幾乎也總是都屬於低分;
每年大約有 10% 的評審給分相當一致,看起來好像精準抓到對紅酒的品味,但可惜的是這些評審大多在下一年就變的不可靠了。
這邊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洞察:我們很善於判斷自己不喜歡什麼,但對頂尖的人事物卻可能出現分數反反覆覆的狀況。
在這些實驗過後,哈吉森認為,紅酒能不能獲獎,很大取決於運氣。他這麼說:『我不會逼自己說這一切純屬隨機、毫無章法,我不認為事情是這樣。但目前的結果看來是如此。』
其實,會這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評審不專業,而是因為頂尖者與頂尖者之間的差異太小太小了。
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亞運溜冰比賽,那是黃玉霖就是靠 0.01 秒逆轉韓國隊。
正是因為每個頂尖者都是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,彼此的差異性才會那麼難判斷。
那有沒有什麼規律是有跡可循的呢?
音樂比賽
伊麗莎白女王自 1937 年開始,培養出許多的音樂巨星,其中『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』一直是甄選優秀人才的重要比賽。
該比賽以公平著稱,盡可能的設計規則來避免偏見與不公,像是:
要求每位選手都演出同樣一份新曲,就能確保沒人是私下長期苦練某首曲子而勝出;
決賽的順序是由隨機抽籤確定,發下曲子的時間也有所不同,確保每位選手上場前,都有不多不少一星期的時間練習;
在決賽週的每個晚上,有兩名選手在指定的時間演出給評審聆聽,現場便給出分數。評審分數繳交後就不得更改,而且評審過程中也不會互相討論。
作者回顧了過去 40 年(11 場比賽)的相關記錄,發現了一些特殊現象:
第一天出場的選手,從來沒人贏過首獎;
所有首獎得主中,第二天出場的只有 2 位、最後一天(第六天)出場的也只有 1 位;
剩下的 8 位得主,有一半都剛好是在第五天出賽。
有兩位經濟學家用統計學的角度洞察了一個重要的結論:
被排在決賽第一天出賽的選手,獲勝的機率低得多,比起第五天出賽的選手,排名幾乎固定都低了三位。甚至是同一晚,出賽的先後也很重要—— 後出賽的人,排名往往比先出賽的人高一位。
而且在其他一切因素相同時,男性排名通常比女性高二位。
讓我們回頭看看規則是不是有一些問題。
首先,大賽要求大家要演出新的曲目確實公平,但對於評審來說也是陌生的,第一次聽到時並不熟悉,選手對曲目的詮釋、細節處理、音色發揮較難注意到.
其次是,評審並不能回頭修改自己的評分。通常評審不會在第一位選手出場就給滿分,就算你覺得他有夠優秀,直到後面評審熟悉了音樂也能更大方的給分數。
所以苦了第一位選手🥺。
而這有個專有名詞叫『接近偏誤(immediacy bias)』,很好理解也就是我們會對於時間上越靠近的事物,感受越強烈。
如果曾經當過面試官,一段時間內面試過好幾個人,你就一定能懂『對第一個面試者有所保留,最後一個面試者好像還挺優秀』的這種感覺。
不過順序這件事,有另一個相反的例子: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(FDA)核准新醫療設備的方式。在核准會議上,主席決定與會人士的座位順序。
首先由設備製造商和兩位正式審查人員,進行初步介紹;接著主席會請座位最接近審查人員的評審委員,發表評論;之後以順時針或逆時針順序,讓每位委員提問。
這種情況下,設備能否通過核准,常常就是由那些首先獲准發言的人決定。這些人能夠決定關鍵問題的框架,為所有發言定出基調;後面的發言者並無法有效扭轉方向、提出新意見。
有印象吧,當開會要決策時,只要第一個人的發言足夠完整、邏輯自恰,方向就很可能往他要的面向走。
所以『順序』原來也是決定成敗的一大關鍵。
有沒有一點自己的特色
讓我們再從另一個視角切入:音樂比賽。
倫敦大學學院的學者蔡佳蓉做了一項實驗,同時請專業音樂家及新手做出預測,判斷 3 位決賽選手哪位可以獲得古典音樂大賽冠軍。實驗對照如下:
一組評審只能聽到聲音;
一組評審只能看到影像;
一組評審能同時看到影像及聲音。
實驗結果發現,只能聽到聲音的組別,挑對冠軍的比例只有 25%。只看影片聽不到聲音的組別(完全專注於音樂家演奏的熱情、動作),無論新手專家,挑對冠軍的比例都有 50%。
同時能看到影像及聲音的組別判斷正確的比例,也不如只看影像的組別。
換言之,那些聽不到音樂的人,表現得比那些聽到音樂的人,好上兩倍。至於專家,能夠找出首獎得主的比例非但未能優於那些新手,有些時候甚至還更差。
所以影像背後的神秘元素是什麼?答案就是
看起來有模有樣,讓人印象深刻!
作者也在書中說過,有一次他決定要錄取某個面試者,只是因為他穿了一雙粉紅色的襪子,因為當所有面試者都符合資格的時候,她最有印象的就是那雙鮮豔的襪子。
所以現在知道為什麼世界最頂尖的音樂家之一朗朗,不只在音樂下功夫,連肢體語言都充滿著澎湃與熱情了嗎。
小結
成功公式第二定律提到的是『表現有上限,但成功無上限。』
表現有上限就是說人們在頂尖表現上有一個極限在,所以才會在比較人才的優劣間如此困難,不過成功無上限這件事本身比較直觀,也較少影響讀者行動的實際意義,所以這邊不過多展開。
但是經由這一篇的解讀,也許你就會知道,除了要把自己準備到最好的狀態外:
你最好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;競賽時可以較晚出場;對於比賽輸贏的得失心可以再少一點。
並非環境不給每個參與競賽的人公平,而是對於頂尖人才的比拚,公平顯得太困難。
下一篇將會告訴你,如何透過多次參與,來破解單次運氣不佳導致的失敗。
超級有趣!!
太強大了!我也覺得智商的確不是一切,要有『對』的世界觀和野心也很重要!